空天动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课程建设 > 空天动力 > 正文

组合动力托举“百千万人才”、智能测控赋能“新动力大脑”——《空天组合动力原理及智能测控技术》课程顺利结课

发布时间:2023-04-26 点击数量: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面向未来发展新一代低成本、高效可重复使用的天地往复运输系统的技术需求,开设了《空天组合动力原理及智能测控技术》课程,本课程的设立为机械工程学院“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提供有力支撑,是空天组合动力项目(方向)的项目必选课,也是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制造方向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的开设是校企协同中人才培养与项目实战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破解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难题的探索之一。

新型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动力团队 空天组合动力方向培养目标

课程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航天六院11所共建“空天往返先进推进创新中心”以及“新型涡轮火箭冲压组合动力联合创新团队”,由团队成员形成了授课教师团队,保障了授课质量与课程实践要求的达成。课程教师团队由8人组成,其中企业专家有5位,来自航天六院、兵器203所、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资深领域专家与研究员,占到了教师团队的50%。课程团队的企业专家有航天六院11所的李光熙总师、杜飞平研究员、马元研究员、兵器203所杜明龙高工(目前已全职入职航天所副研究员)、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卫蒙研究员;课程团队的学业导师有刘金鑫教授、周晋教授、马猛副教授。

以李光熙总师为代表的企业导师,以面向未来的空天组合动力技术为主题,介绍了空天推进系统的分类、发展简史;组合动力发动机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等;杜飞平研究员介绍了面向未来重复使用的液体火箭发动机原理,包括结构、性能指标、动态特性等;卫蒙研究讲授了航天测控系统组成、发展以及运载火箭测控系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空天组合动力及相关测控系统的关键计算方法及设计技巧,提高学生在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测试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科研能力。

教师团队介绍(部分)

李光熙教授讲授空天动力第一课 杜飞平教授讲授液体火箭动力原理

西安卫测中心卫蒙研究院讲授航天测控概述

《空天组合动力原理及智能测控技术》为一年级博士生/硕士生掌握组合动力发动机的基础设计理论和方法,了解不同类型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航天组合动力知识体系;同时将学生已掌握的“测试技术”、“自控原理”等基础原理知识,扩展为更贴合空天组合动力智能测控需求的高级实用知识。课程理论课时为32学时,课程实践课时为课外课时,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结合课程所学,在4个前沿理论或技术问题中选择1个,完成1份专题报告的撰写。该课程的实施是紧扣百千万培养目标中“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要求,有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问题,努力使学生在“真刀真枪”实践中磨砺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