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超、周光辉牵头获2024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024年6月11日,陕西省教育厅发布《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24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名单的通知》,本年度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共认定特等奖36项,一等奖145项,二等奖175项,三等奖71项,创新驱动类奖项1项,科普类奖项1项。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张超、周光辉牵头获得一等奖。
2.博士生索绍轩、张长龙、王柄权等获2024第三届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全国第三名)

2024年6月24日,第三届中国空天动力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成功举办,近百个项目报名参赛,经过行业专家评委的细致、专业评选,最终全国遴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7名。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博士生的作品“面向发动机进排气及低压系统原位检测的移动式连续体机器人”项目取得二等奖(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3.卢建军调研空天往返动力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

2024年9月24日,校党委书记卢建军第二次调研空天往返动力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与团队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座谈交流,并对空天往返动力与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平台建立以来,在产教融合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表示高度认可。该平台以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师生为核心,以“三中心、两团队、一联盟”校企合作基地为支撑而形成的学校产教融合示范平台,深度落实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产学研深度融合进行有组织科研新模式探索的试验田,也是学校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改革探索的重要基地之一。
4.航天所导师组代表荣获“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称号

2024年9月27日,由教育部、国资委主办的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怀进鹏部长颁发了全国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荣誉证书(全国10项)。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刘金鑫、翟智、王春民、周光辉等导师获得该荣誉,代表了教育界、学术界、产业界对校企创新联合体育人实践的共同肯定。
5.西安日报深度报道西安交大全国首创“新港三融”新模式

2024年10月21日,西安日报对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的师生进行了采访和深度报道。联合体全国首创“新港三融”新模式,打造校企思政育人“生态圈”,校企“双导师”培养卓越人才。
6.杜明龙担任《弹箭与制导学报》首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

2024年11月20日,中国兵工学会火箭导弹专业委员会第七届专业委员会暨2024年度学术交流会在广西省南宁市召开。会议邀请院士、行业专家进行大会学术报告,邀请青年编委进行分会场学术报告。会议期间举办《弹箭与制导学报》第七届编委会第二次会议暨首届青年编委会。航天制造与信息所杜明龙副研究员担任《弹箭与制导学报》首届青年编辑委员会委员。
7.王晨希牵头立项2024西安交通大学AI赋能教育研究改革项目

2024年11月21日,西安交通大学发布《关于2024年研究生教学改革专项评审结果的公示》,机械学院航天制造与信息所王晨希副教授申报的“AI助手赋能现代控制工程”项目获批“AI赋能教育研究改革类”项目立项。项目将通过Prompt Engineering技术,结合大型语言模型,为现代控制工程教育领域创造一个高效的学习和研究辅助工具。利用人工智能,特别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在控制工程问题解决、创新设计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8.刘金鑫、翟智牵头获2024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

2024年11月23日,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中国科技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机械行业产教融合教育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教师牵头的参赛作品“任务型、体系化、开放式: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实战型卓越工程人才的新模式”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研究生组体系类),该类型全国特等奖仅2项,黄庆学院士为特等奖第一完成人颁奖。
9.陈帅、马猛指导学生获腾飞杯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2024年12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第35届“腾飞杯”大赛闭幕表彰,航天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负责的产教融合课程项目作品《复合材料预制体智能编织成形》荣获创新赛道一等奖,指导老师是陈帅、马猛。
10.马元入选2024年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域军人才

2024年12月9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度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及2025年度青年科技新星入选人员的通知”,航天制造与信息所实质双聘教授马元入选“2024年度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